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针对广受关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学前教育法明确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随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的不规范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不单指内容上“抢跑”,在幼儿园阶段开设识字、拼音、速算、英语等课程;还包括在教学方式和环境上的“小学化”,比如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以单向的知识灌输取代幼儿自发的探索与互动。无论哪种表现,背后共同的问题都在于没有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过度的教育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强行拨快了他们的发展时钟。从这个角度说,学前教育法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是对童年的呵护,也是对幼儿这个最柔弱群体的保护。
幼儿园缘何变小学?已经有太多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阶段的超前学习也许能让孩子保持领先,但这种抢跑优势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被缩小直至拉齐,但为此,孩子却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让父母沾沾自喜的几百上千识字量、熟练的四则运算、古诗文背得滚瓜烂熟背后,可能是孩子日渐消退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日益贫乏的想象力,还有不堪重负的身体。正因此,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幼儿园“小学化”的治理之难。
幼儿园“小学化”,背后有着复杂的因果链条。激烈的教育竞争、变异的育儿文化,以及耳边不时响起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警言”——尽管并不站得住脚,但不少家长仍然选择加入“早教竞赛”,一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也以“提前学”为特色进行自我标榜。剧场效应下,“抢跑”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要赢”成为童年生活的核心,“小学化”成为部分学前儿童面临的一种处境。
此次学前教育法叫停幼儿园“小学化”,从幼儿园这个“起跑线”破题,释放出清晰而强烈的信号,有助于引导各方扭转急功近利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导向。纾解教育焦虑,引导教育回归其本质,需要多元治理。教育主管部门要引导幼儿园落实落细相关部署要求,比如《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依法执教,做到幼有善育。家长也需不断转变育儿观念,少一些盲信盲从,以跑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的策略和眼光来规划孩子的成长。更为根本的,还是要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差异,同时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让社会和人才评价更加多元、包容和立体,创造更多的赛道,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和节奏。
让我们加快形成育人合力,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把童年还给孩子,夯实他们一生发展的基础。
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首场平行
“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京津冀特别策
101教育PPT开展教学资源激励计划
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举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师培养计划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
第15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圆
袁梦博士携手西交利物浦大学家庭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启动
高校“艺术思政”要有大视野
重庆南开中学校建校二十周年成果展庆典
北京市首堂“场景沉浸式”思政大课在长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院成功举
“童心向党庆华诞·同心共筑中国梦”展
2024年高校应急志愿服务发展论坛在
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
粤港兽医科研合作新篇章 香港城市大学
教育部部署2024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
十年,一项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能走多远
2024人工智能教育与产教融合高峰论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AI赋能,教师先行,黄埔区启动中小学
多名中小学校长被查!教育系统反腐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