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在即,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你好新学期”专栏,与大家一起迎接新学期。临近开学要做好哪些准备?怎样帮孩子更好调整身心?4条开学“收心”建议,跟教育小微一起看——
第一步:完成作业 温故知新
开学临近,可能有部分孩子还在临阵磨枪赶作业。作为家长,开学前首先要让孩子自主检查作业是否完成,对于没做完的作业,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
其次,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孩子适当进行复习和预习。
建议家长让孩子在开学前对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浏览和了解,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到来。
第二步:调整心态 恢复作息
从今天开始,家长就可以让孩子一点一点地恢复上学期间的作息时间了。
如果缺少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开学之初,孩子的精神很容易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困倦、散漫等现象。
除了要早睡早起,孩子一天的活动也要尽量向在校上课时的安排靠拢。
比如,上午8-11点是学校的上课时间,就不要让孩子过分沉迷于游戏娱乐,最好静下心来读读书。时间一长,孩子的“玩心”自然就收回来了。、
第三步:放松身心 适当“充电”
寒假进入尾声,家长可以再带孩子适当放松一下身心,建议选择节奏相对比较舒缓的行程。
比如趁着周末和孩子一起做做运动、逛逛公园或在家看看纪录片等。这样有助于孩子恢复平日规范、周末放松的张弛有度的状态。
此外,记得找个时间带孩子一起到书店和文具店走走。买些课外阅读书籍和必要的学习用品,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第四步:做好计划 明确目标
寒假结束前,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模式转换”工作。
比如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
新学期计划一旦确立好了,就要保证严格执行。家长可以和孩子定期复盘计划,看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任务没做好,不断完善,争取实现最终目标。
避免这4个“收心误区”!
最近这段时间,家长在帮助孩子“收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下面这些误区:
●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调整状态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孩子才能慢慢适应;
●不搞“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调整状态;
●不搞“填鸭术”:开学前后,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不搞“放风筝”: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
孩子开学前“收心”,家长开学后“放心”!趁早行动,保持耐心,让孩子怀着愉快、期待的心情迎接新学期吧!
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首场平行
“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京津冀特别策
101教育PPT开展教学资源激励计划
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举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师培养计划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
第15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圆
袁梦博士携手西交利物浦大学家庭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启动
高校“艺术思政”要有大视野
重庆南开中学校建校二十周年成果展庆典
北京市首堂“场景沉浸式”思政大课在长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院成功举
“童心向党庆华诞·同心共筑中国梦”展
2024年高校应急志愿服务发展论坛在
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
粤港兽医科研合作新篇章 香港城市大学
教育部部署2024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
十年,一项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能走多远
2024人工智能教育与产教融合高峰论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AI赋能,教师先行,黄埔区启动中小学
多名中小学校长被查!教育系统反腐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