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师生团队背起行囊,踏进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深山村落。他们住进夯土砌筑的畲族老屋,与村民同吃一锅饭、共饮山泉水,在晨雾与织机声中开启了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对话。
村寨石板路蜿蜒向上,团队每日清晨叩响木门,跟随畲族老人探寻阁楼里的彩带记忆。72岁的蓝梅花从褪色的樟木箱中捧出陪嫁彩带,指尖摩挲着磨损的凤凰纹样,讲述每条彩带承载的婚俗礼仪。年轻人围坐在竹凳上,边听边用笔记本记录纹样背后的族谱故事,摄影师则静静调整角度,将老人眼角的泪光与彩带的经纬一同收进镜头。
在省级非遗传承人雷宗旺家的木腰机旁,师生们换上畲族布衫,从剥苎麻、纺粗线学起。雷宗旺的妻子钟秀妹手把手纠正研究生握梭的姿势,指尖老茧擦过年轻学子掌心时,六十载岁月沉淀的技艺悄然传递。当团队女生首次独立织出锯齿纹样,围观的村民笑着摘下斗笠鼓掌,老织娘们用畲语哼起轻快的织布调,织房梁上悬挂的彩带在穿堂风中轻轻摇晃。
夜幕降临时,村文化站灯火通明。村民抱着家传彩带排队登记,七旬老人戴着老花镜辨认数据库中的纹样照片,年轻人对照祖辈口述的畲语歌谣逐条添加注释。雷宗旺特意送来家中珍藏的残破彩带,经线断裂处仿佛时光的裂缝,他说:“这些纹样我阿爷那辈人就说不全了,你们帮着续上吧。”
离村那日,山间细雨沾湿行囊。村民们将新织的彩带系在团队行李上,凤凰尾羽纹在晨曦中泛着幽蓝光泽。团队带回的不仅是128件彩带实物与200小时影像记录,更有一本写满畲语纹样释义的笔记本——那是八十岁纹样释读人连夜整理的“文化密码”。秋分时节,师生们将带着首期整理的纹样图集重返畲乡,届时村口古戏台的白墙上,数字化的凤凰将与手织彩带共舞,让山外的世界看见畲族千年不熄的文化薪火
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
北京百万中小学生将迎来2025年春季
创意集结 全心实践 2024“清洁
「数学思维大激斗2025」近日圆满结
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首场平行
“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京津冀特别策
101教育PPT开展教学资源激励计划
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举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师培养计划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
幼儿园“小学化”
一站式互联网服务,助力企业腾飞
首部原创沉浸式儿童音乐剧《歌声改变人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云南发布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科技赋能大黄鱼资源养护新发展 ——
第15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圆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以“幸福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打造“社区
如何让“老招牌”焕发“新活力”?
“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出征
袁梦博士携手西交利物浦大学家庭教育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