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海 不负韶华|全睿娴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综合资讯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泓仪
2024-06-12

  题记:

  “我要把生命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在中国,有一位如同居里夫人那样视科学为生命的女性——全睿娴院士。她眼存山海,腹有乾坤,情志坚定逐梦自然科学,以独特的研究思维、价值取向和科学成就创造神奇,在业界被传诵为佳话。

  日前,经过形式审查、答辩审核、主席团审议、公证员公证等严格评审程序,欧洲自然科学研究院做出决定:中国籍人士全睿娴当选欧洲自然科学研究院院士。

  据了解,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采用严格的院士递补制度,主要考察候选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成就、创造性贡献和影响力,代表了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

  全睿娴院士是新地震学说的研究者、建立者,二十多年来,她担纲完成了涉及地震预测、气候异常变化、雾霾成因、页岩气页岩油等一系列自然科学课题。其中地震预测研究相关论文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发表后,被组委会评为“中国地震预测新理论优秀学术成果”,得到了许多领导专家和行业人士的肯定。2018年1月,全睿娴院士地震预测创新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与案例研究》课题成果。

  此次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全睿娴继当选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之后获得的又一资质和殊荣。“双料院士”,既是实力,又是责任与使命。

  一

  初夏的首都北京,繁花似锦,绿意盎然。5月23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民营经济创新分会组织举办的“2024科学探索与创新发展”座谈会上,全睿娴院士的相关科研事迹和学术成果,引起与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的强烈共鸣。

  “她在坚定不移研究地震预测中,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判断方法,这是她的能力,也是科学创新的可贵之处。”“国家倡导科学家要实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不难看到,全睿娴院士一直在身体力行。”“她的自然科学研究课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解决了很多应解未解、大家急难愁盼的问题……”这是大家眼里的全睿娴院士形象。

  据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初探》《中国西南震中区等地地质灾害原因分析及治理的措施和意义》《气候异常变化原因初探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建议》《重视自然灾害防治能有效降低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项项科学研究成果,融入了全睿娴院士大量的心血和智慧,见证着她在学科领域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其中的一些建议献策,还被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机构参考或采纳,推动了防灾减灾和社会综合治理。

  二

  在大会活动中,全睿娴院士宣布了一项重大工作计划:将汇聚专业人士和社会资本力量,共同筹建“科学选址”主题规划设计机构,为城乡规划建设、政府和民用商用建筑地址勘选等,重点提供防地震、防洪水、防泥石流、防山体滑坡的综合性、系统化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也是一项情系苍生的伟业。基于“四防”的科学选址规划设计思路及建立起的专业机构,在行业内尚属空白。有专家表示,此举既拓宽和延伸了自然科学应用研究,又助于科学有效地防灾减灾,将有利于守护中国百姓生产生活和健康平安。

  全睿娴院士认为,科学选址,特别是以防地震、防洪水、防泥石流、防山体滑坡的“四防”科学选址,对国家、政府、社会、企业、产业、百姓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选址旨在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规律,融合地质学、地震预测学、建筑景观学、美学、风水学、空间结构学等于一体,将进一步优化人们的居住、办公、生产、经营、发展空间,孕育新产业、新生态、新生产力、新人才结构,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全睿娴院士计划通过研讨论证等,确定科学选址的研究方向及成立专业机构的可行性,并将与相关研究机构、投资机构及专业人士、有识之士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学选址工作的进展。

  众所周知,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国家进一步重视人才与科学的力量,优先扶持和发展新兴产业,重点聚焦攸关民生的项目的当下,我们盼望全睿娴院士的科研项目,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涌现更多的真正的科研成果,转换为推动社会进步、守护百姓安居乐业的不竭动力。